close

不要生氣


詳細規格    價錢(售價)   哪裡買
作 者: 小池龍之介 譯 者: 陳嫺若 出版社: 臉譜 出版日: 2011 年 04 月 14 日



內容簡介:
沒有人會因為喜歡生氣而發怒,只是,為什麼明知不該生氣,卻還是忍不住發脾氣?如何才能安住身心,超越生氣情緒,找到幸福之道?

任由憤怒的能量蔓延,讓生活充滿攻擊與對立,所導致的最大不幸是,不論走到哪裡,都找不到歸屬感。因為,所謂的歸屬感,是唯有在憤怒的毒素完全消失,身心得以放鬆時,才能得到的幸福。──小池龍之介

「那根本是錯的」、「這件事也很奇怪」、「為什麼這麼倒楣的事偏偏被我碰上了?」、「這份工怎麼這麼無聊」……煩躁不安、抱怨不平,放任這種思緒在腦中徘徊,就是生氣的元凶,也是讓現代人變得孤獨、失去歸屬感的原因。

但是,為什麼人會一邊想要快樂,卻一邊做背道而馳的事呢?

日本人氣僧侶小池龍之介一一拆解「人為什麼會生氣」的根源煩惱──貪欲、嗔怒和癡迷,並以自己的修習心得告訴大家如何拉起一條對治憤怒的抗衡線,化解心裡的怒氣,並且打從心底不再生氣,讓心得到自由,充分體會安穩快樂的幸福滋味。
序跋:

打從心底不再生氣


  煩躁不安、抱怨不平,放任這種思緒在腦中徘徊,就是生氣的元凶。


  幾乎所有的人從早到晚都會在腦中盤桓著各種思緒,走路的時候思索,搭電車的時候思索;工作的時候思索,吃飯的時候思索,邊說話也還邊思索,就連看電影時腦袋瓜也不得閒。


  多數人善於思索,可是以佛道的立場來說,這無異於死亡。因為,思索既非現實,也非事實,而是一種妄想的世界。一旦陷於思索的世界裡,人等於沒有活著。由於思索的時候會漸漸感受不到真實世界的現實感,自然就會累積壓力了。


  那麼,我們在心裡煩躁、抱怨,到底是在想些什麼呢?這種時候,支配我們心靈的,往往是「這件工作若是失敗了怎麼辦?」、「那個人會不會因此討厭我?」、「竟然有這麼差勁的人,真是無法原諒!」之類的負面思考。按佛道的說法,這些都是「怒」。


  這裡我想提醒大家的是,沒有人會因為喜歡生氣而發怒。人,往往因為心受到瞋怒所染,而感到不愉快,甚至心生倦怠,可是我想,應該沒有人會奇特到說「我自己想要不愉快」吧!


  只是,心會任意地胡思亂想,「不知不覺」變得不安,「不知不覺」變得瞋怒,這是因為人具有傷害自己的特質,後面我會再詳述。比起平靜的滿足,不安和瞋怒的強烈刺激更加容易深印在心中,所以很容易變成習慣。


  我們現代人在別人看不見的心中,總是從早到晚瞋怒不平,「那樣不好、那個人說話有問題、那種態度讓人火大、那種音樂沒水準」,任由種種思緒折磨身心。最後的結果就是,身心受到傷害,整個人感到不愉快,以致身處任何境地,都體會不到幸福感。原因在於,不論地位、收入或名聲再高再好,只要心處於不愉快的狀態,一輩子就不會得到幸福。


  瞋怒,這個煩惱奪走了人們心中「平靜快樂過日子」的自由,並迫使人感到不愉快。這個讓我們身心煩憂的「瞋怒」,還會與其他兩大煩惱—「貪欲」和「癡迷」緊密相扣,接連發生。當無知的心漫無目的遊蕩,就會因為「癡迷」而產生「貪欲」,當「貪欲」橫行,無法滿足時,心就會被「瞋怒」染濁。


  希望各位能透過本書,充分了解三大煩惱—「貪欲」(貪)、「瞋怒」(瞋)、「癡迷」(癡)的關聯性,遏止這些情緒在心裡恣意橫行,並抑制無意義的思索,進而徹底拋開用瞋怒折磨自己、用瞋怒讓別人受害的負面情緒。


  只有當我們決定不再發怒,打從心底不再生氣,而不是表面平靜、內心波濤洶湧的時候,心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,充分體會安穩快樂的幸福滋味。

目錄:

◎序 打從心底不再生氣


◎第一章 貪欲是壓力的根源

‧對痛苦感到麻木的大人

‧「貪欲讓人有活力」是一種錯覺

‧滿足願望的瞬間即成空

‧凡事不要多想,最不疲倦

‧「犒賞自己」是反效果

‧「環境保護」雖然偽善,仍有其意義

‧不想吃太多,最後卻暴飲暴食的心理

‧壓力容易轉化為食欲

‧為什麼邊看電視邊吃飯不好

‧練習每吃一口便放下筷子

‧「自言自語」會破壞對話的平衡

‧假裝「擅長傾聽」的「詐欺犯」

‧培養「善心」比閱讀教戰守則來得重要

‧批評的真面目就是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

‧「堅持正確」是一種病

‧希望別人了解卻適得其反


◎第二章 嗔怒嚴重打擊身體

‧生氣會分泌不快物質

‧發脾氣的原因是感覺「受到不當對待」

‧生氣能暫時令人忘掉討厭的事

‧「生氣時力大無窮、精神百倍」的錯覺

‧心底藏著「想被愛」的幼兒貪欲

‧期望幸福卻適得其反的人們

‧愈驅使愈擴大的憤怒能量

‧淡漠美麗的日式情緒表現,也是憤怒的一種

‧日常的小小不滿和不平都是導火線

‧改寫腦內故事即可減少瞋怒情緒

‧不壓抑也不發洩的瞋怒平靜法

‧愛自己的煩惱,卻對別人的煩惱深惡痛絕

‧不受他人怒火牽連的自保法則


◎第三章 癡迷使能力蒙塵

‧心最討厭「平凡無奇」

‧惡性循環會降低專注力和決斷力

‧專心走路可提高自我控制力

‧真正的專注來自於超越「喜歡」的瞬間

‧事情枯燥無趣,只因為沒有細心觀察


◎第四章 為什麼片刻就心亂

‧人所接收的訊息都已經過心的編輯

‧「陌生女子」變成「討厭女人」的形成原理

‧不斷渴求訊息的腦內編輯部

‧煩惱故事是這樣製造出來的

‧報復討厭的上司等於是自找罪受

‧「刺耳的話」也只不過是「微不足道的聲音」

‧憤怒或喜悅就在一念之間


◎第五章 減少貪欲、憤怒、癡迷的功課

‧第一要務就是用良好的規範要求自己

‧以十善戒阻止貪欲、瞋怒、癡迷

‧行善避惡都是為了自己著想

‧察覺瞋怒隱約湧現的瞬間

‧用「念力」檢視心的動向

‧拆解情緒然後加以克服

‧累積善的能量以提高免疫力

‧提高專注力將煩惱一掃而空

‧體會「空」的境界

‧用慈悲話語調伏強大煩惱

‧願宇宙的所有生命都能擺脫執著,得到自由


◎第六章 保持穩定心情的功課

‧用「心的合氣道」來化解強烈的情感

‧察覺身體發出的痛苦訊息

‧你有貪欲嗎?你的心紊亂嗎?

‧磨亮感測器讓惡行自然遠離

‧佛陀說的「道」與「法」並不是宗教

‧琢磨感測器以便體會他人的情緒變化

‧只會「察言觀色」是自取滅亡

‧以「悲心」來轉換氣氛

‧轉換氣氛讓現場和樂融融的方法


◎結語──一條細細的抗衡線
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琪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